阅读历史 |

174|清平岁月(4)三合一(4 / 6)

加入书签

赚去。赚不来,家里也不会看着你饿死。另外,每人每月两百个大钱的月例银子……」

这绝对不够。这都不够打赏一次下人的。

金匡却不看儿孙的表情,「这一路走来,看的还少吗?能住的暖和,吃的安心,这就是好日子,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得?家里给的粮食,不至于叫谁挨饿。所以,少些怨天忧人。以后,各房头自己开火……老二家的……」

「儿媳跟着祖母。」文氏起身回了一句,却看向身后的侄女,「儿媳是霜居之人……伺候祖母,跟着祖母吃斋念佛,儿媳甘之如饴。可淑丫头不一样,她正是好年岁……儿媳正想着,是不是能……」她说着,就朝林雨桐看,「遭逢大难,也是大难不死,正好该办办喜事,冲冲晦气。」

早定的婚事,成亲也是当然的。

可林雨桐因为路上的事,对文氏姑侄多少有点犯嘀咕。再则,四爷摁住了她的手,虽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她还没说话,四爷就道:「二嫂也是太着急了些。咱们这突然一来,无端的给家里添了很多麻烦。这儿女婚嫁,不是一两句话的事。再不抛费,也是好大的一笔开支。这事……过了年再议也不迟。若是二嫂觉得,孩子跟着您不方便,那就先养在母亲身边。您这一走,母亲身边难保清冷。琳姐儿要吃斋,璇姐儿又太淘气了些……」

这话倒是叫人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许是却觉得儿子说的很对,这来了连门都没认清呢,就要办喜事。前头万喜的,哪里顾得上。照着那位婆婆的行事,这喜事连个三菜一汤能不能凑齐都不好说。

小徐氏也道:「二弟妹也太着急了些。两孩子还都小,再过个一年半载也不迟。」

两个小辈隻羞的恨不能钻地缝去。

可小徐氏却算计的是,家里隻给粮食和每月两百个钱,自家男人和儿子的汤药钱可怎么办?她急切的想跟姥爷和太太商量,不想就一个小辈的婚事在这里磨磨蹭蹭。

正说着话呢,外面管家禀报,说是老太太打发人送粮食来了。

那正好,都散了吧。

林雨桐和四爷都没去管这个,叫琨哥儿去照看了。他们隻带了几个孩子回了正房。屋里的炭没之前旺了,外面隻放了一筐的炭,今晚要是几个屋子都点上炭盆,都抗不到明天去买碳。

白氏就先道:「我今晚跟妹妹挤一挤,叫他们哥三挤一挤。」

这炭就勉强够。

话音才落,负责烧水的婆子就来禀报,「……厨下的存的柴,只够用到明天早上。这还得俭省着用。」

得了!这是把所有的后路都给堵了。

这老太太是一个狠人。一点都没有给后辈自怜自哀的时间,一上来就把你逼到墙角。你看你怎么办?想要跟以前一样十指不沾阳春水,那就粗茶淡饭,得能忍饥挨饿,得能穿破衣烂衫。

林雨桐表示知道了,叫她先去用,「明儿就出去买些。」

手里还是攒了一些银钱的。

但逼到这份上了,各房手里都没银钱。隻自家这边有顺王那些送的仪程。这钱能安心的留着叫其他人都受冻挨饿?

肯定也不行。这才迟早还得是往出拿的,没分家嘛。与其叫人家提出来,就不如自己先拿出来,反正林雨桐手里不仅又那天晚上在府里的下人房里搜出的钱,还有当时被原主藏起来的匣子。那匣子里都是金元宝。是她陪嫁里的压箱银。

等琨哥儿把粮食放好,回来一一报数:「……糜子面二十斤,小麦面五十斤……大豆十斤,黄豆十斤,红豆五斤,绿豆三斤……」

乱七八槽的,还有油盐酱醋各若干,反正就是叫你暂时饿不着。

谁也没细听,等他说完了,四爷将银票拿出来,「给你祖父送去,就说归入公中。」

琨哥儿的手一顿,到底接了过去,「儿子去去就回。」

果然,一盏茶的工夫之后,又回来了,拿了五两银子,「祖父说没房五两的安家费,这是咱们的。」

林雨桐没收:「给你媳妇拿着吧。我和你爹手里还有。倒是你们两口子,手里没点银子不成。就是你媳妇害口想吃个零嘴,都从身上摸不到钱来。」除了这五两,林雨桐又进卧室,把那散碎的,拿了二三十两的样子都给白氏,「明儿叫琨哥儿去村里问问,谁家有个冻柿子冻梨给你踅摸些。」之前从祠堂出来的时候,瞧见白氏盯着一个丫头手里赶紧藏起来的吃了一半的萝卜看,眼里还有些淡淡的可惜。这怕是想吃水果了,没敢开口,也知道是没有她吃的。

白氏如坐针毡,起身后也像是犯了大错,如今吃饭都难,偏她不足兴。

林雨桐硬了给塞过去了,「行了,收起来赶紧都去歇着吧。明儿的事明儿再说。」

这才把几个孩子给打发了。白氏跟璇姐儿住,那边哥仨住。哪怕是到了生地方,也暂时没有忧心的地方。

躺下了,林雨桐先看四爷的伤,又给上了一层药,叫他趴着晾着,两人才有工夫单独说话。

林雨桐先问四爷:「这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