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4|清平岁月(4)三合一(5 / 6)

加入书签

后靠什么过活?」

做官?没戏!本就是犯官之后。要是没记错的话,三代不许科举。也就是说,从金匡这一辈而算起,一直到琨哥儿这一辈,都不能参加科举。想走这条路,要么,是金匡起复,要么是等白氏肚子里的孩子那一代再看。反正暂时这一条路走不通。

亦或者说是造反?

造啥反呀!文定侯传到金匡这里,才第二代。这天下承平了才多久?若真是生逢乱世,那顺势而为,没有不可的。可天下平定,乱的是朝堂,不是天下。能为了这个,重燃战火吗?四爷和林雨桐没当皇帝的瘾,在知道大概的背景之后,压根就没朝那个方向想过。别用朝堂乱作为借口,其实,朝廷什么时候不乱了?不乱的,那能叫朝堂。那一朝,没有君君臣臣之间闹出这样那样的事来?都不新鲜了。朝堂的事自有人按照朝堂的规矩去办。但谁要是敢叫生灵涂炭,那谁必然先玩完。

所以,这一条路,直接给毙了。

要么等待时机,看看金匡会不会被起复。要么就是安贫乐道,小富即安。

这起复吧,要是四爷想,应该也能办到。且不会太难。可金匡呢?他是怎么想的?四爷不是主因,金匡才是。所以,你就是一身的本事,一肚子里的主意,但架不住人家的主意也正。

四爷就说:「……咱们得做好小富即安的准备。」

可小富即安,通过什么才能达到小富呢?

经商?不行!那位王氏老太太在祠堂说了,金家以耕读传家。

耕读传家,便是不能沾商贾之事。老太太到这个岁数了,明显不是个没能为的人,可依旧坚守着清贫,连口腹之慾也不贪……你说,这么一个人,能允许后辈做商贾吗?没戏!

从古至今,职业无非就是士农工商。

仕途可能走不通,商贾不能沾染。只剩下农和工了。

农……当然也行,但问题是,自己明显没有田地。因为每分家,金匡也不会给分家的情况下,属于自己的田地不要想了。有的就是五百亩的作为祭田的那点地了。

还有就是工……工不说其社会地位,就是如今的身份吧,你弄出点东西再给传到朝廷,得不偿失。现在要做的就是蛰伏起来,最好就人家忘掉还有金家这一家子人才是最好的。要是再掀起风浪,自己和桐桐是能跑的,可这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办呢?

别忘了,那商队还因为被讹上杀人命案被堵在路上呢。也不知道现在解决了没有。

再者,四爷隐隐觉得,事情只怕是有点深。金家老二死的蹊跷的很,这次路上又屡遭算计,可金匡却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显然,这老傢伙是宁肯把那些不甘都压下,也要甘心在老家这地方猫着。

这里面必是有什么别人不知道他也不方便对人说的缘由。

连他都缩了,四爷就更不会往上撞了。

所以,工……最好还是别轻易的沾。

这么一算下来,竟是连谋生的途径都没有了。

林雨桐都泄气,「真沦落到不能养家糊口的地步了?」

胡说!我能让你饿着吗?

四爷头枕在胳膊上,眼里竟然还带了几分嚮往:「……这村里的位置选的不错,群山环绕,隻一面跟外面相通,靠着山还怕饿死人?」

吹牛!就跟你的手段有多高明似得。

四爷便笑,「往东走一日,便是海沿子。再不行,我带你打鱼去!」

越说越来了是吧!

我跟你说正经的呢。

就跟谁说的不是正经的一样。四爷拉着她睡觉,「睡觉睡觉,我心里有数着呢。再不行,咱就去山里开荒了。」

谁开出来就是谁的。连国家的都不是,更不是家里的了。

林雨桐信他的鬼话?

被他这么三打搅两打搅的,还真有点犯迷糊了。快睡着了,才想起来问:「文家不能接亲呀?」

「那小子不乐意。」四爷说了这么一句。

不乐意呀!

再想问,瞌睡实在是挡不住了。外面呼啸的风声吹的人心里发寒,屋里也没那么暖和。胳膊放在外面还是会冷,躺在被窝里,觉得鼻子都是冷的。只能往里钻,再往里钻。

后半夜被窝明显没那么暖了,炕下的火该是熄了吧。

林雨桐往四爷的怀里钻,觉得他身上暖的不得了。而另一边,大房一晚上,咳嗽声就没停歇。烧着木炭,觉得有些呛人,会咳嗽。可不烧吧,又冷的邪乎。这一受凉,咳嗽的就更厉害了。

两个男人歇不下,两个女人自然就歇不下。第二天天还不亮呢,门就被啪啪啪的拍响了,是大房那边的嬷嬷,林雨桐没起呢,叫她站在窗户根下回话,「怎么了?这一大清早的!」

那嬷嬷忙道:「我们太太叫我回四太太,说是请四太太告知四爷一声,说是大爷那边有些不好,昨晚咳嗽了一晚上,今儿连声都咳嗽不出来了。瑞哥儿也是……」

这是想叫四爷想办法去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