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4章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2 / 2)

加入书签

棒了李凡先生太了不起

0 【】

了,我的孩子能够学习到这样的古诗,实在是太幸运了。感谢李凡先生”

“孩子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感觉能够收获太多太多的东西。越想越是让人激动,孩子们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李凡先生的这种构思真是绝了,也看得出李凡先生的用心良苦,希望以后孩子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不要辜负了李凡先生的良苦用心。”

“这就需要老师和我们这些家长,好好的引导孩子们了。我对此非常的兴奋好期待。”

“我也是,希望快点在课本上见到这首诗。当然,还有前面的那首山村咏怀。嗯,还是接下来的第三首诗。我看看第三首诗是什么”

“好,让我们再看李凡先生的第三首诗,真是让人期待”

“”

第三首诗紧跟其后,诗名叫做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是李凡前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原名叫做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原诗一共有八句,后面还有四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于孩子们来说,后面四句显然过于复杂了,所以李凡隻截取了前面四句,取名为草。

这诗颇有些奇妙,仅取前四句也能够自成一首完整的诗。

而且,还饱含着韵味和哲理。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