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2 / 3)
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户部尚书即便没特意查户籍,只凭每年出的俸禄,也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待他说完,胤礽就问兵部尚书军中有多少旗人。
兵部尚书被问住了,支支吾吾好一会儿也没能说出来。
胤礽已经料到,也没生气,而是命人去户部和兵部把户籍、名册拿过来,随即又吩咐人去宗人府拿宗族名册。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皆不知胤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九贝勒胤禟戳一下身边的十贝勒胤峨。
胤峨朝他手上掐一下,又瞪他一眼,你都不知道,我能知道么。
在胤禟和胤峨两人眼神交流的时候,骑马前往三地的侍卫回来。胤礽看着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以及宗人府宗令把八旗男丁统计出来。
因名册不止一本,就命胤禛等人过去帮忙,随即吩咐御膳房准备饭菜。
酉时左右,满汉蒙八旗男丁全部统计出来。刨去在军中的八旗子弟,还有八/九万人。这些人当中为朝廷效力和自谋生计的隻占两成。
胤礽此时才说:「后天一早朕会颁布诏旨,京城一带的閒散旗人移往东北自食其力。从下个月开始,朝廷不再发放俸银。一来给朝廷减轻负担,二来关外的荒地也有人开垦。你们意下如何?」
「皇上圣明。」户部尚书董国礼道,「微臣回去就命人统计关外还有多少荒地。皇上,是按户分地还是按照人口?」
胤礽:「自然是按照人头。前两年无需纳税,第三年比照关外的百姓收税。」
「嗻!」董国礼犹豫一下,「微臣要不要向太上皇禀报?」
胤礽笑道:「你想禀报也找不到汗阿玛。」董国礼是康熙四十五年上来的,是康熙的人,「汗阿玛此时在塞外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呢。」
胤禛下意识看他一眼,见胤礽神色不变,不禁咂舌,他这个皇帝二哥是越来越厉害,以前随便一句话就能被激怒,如今居然说谎都不眨眼。
「塞外?」兵部尚书色尔图是胤礽提上来的,跟胤礽一心,却怕康熙找他,「何时去的?」
胤礽想了想:「走有十来天了。这会儿不是在归化城就是在赤峰。同去的还有弘晏、弘曜、老四家的弘辉和朕大哥家的弘昱。」说着话看胤禔和胤禛一眼。
在座的所有人,除了胤礽,只有两人清楚。
两人看出胤礽眼中的警告,连连点头。胤禛道:「汗阿玛说京城太闷,他要出去透透气,没两三个月回不来。」
康熙当皇帝时一年都出去一两次,每次都是两三个月。如今无事一身轻,不知真相的几人反而觉得康熙不会这么快回来。
二月初五,胤礽颁布「京旗移恳」的诏旨。
京城普通百姓大呼皇上圣明。閒散旗人和家眷不敢置信,和家人合计一番,就要联名上奏。然而,二月初六一早,閒散的宗室子弟开始收拾行李,当天下午就有一部分皇室宗亲启行前往关外。
裕亲王保泰的能力不如他阿玛裕亲王福全,胤礽把劝说宗室子弟的事交给他,保泰当面应得干脆,出了干清宫就拉住胤禛。
裕亲王福全临死之际,胤禛为他出谋划策,缓和和东宫的关係。胤祀对福全很是尊重,福全便跟儿子说,胤禛和胤祀可交。
胤祀这会儿不在京师,至于去哪里了,没几人知道。保泰只能找不如胤祀好说话的胤禛:「四哥,这事咋办?」
「直接跟他们说汗阿玛不在京师,如今是皇兄一人说了算。」胤禛以前和胤礽提到过这件事,没想到胤礽这么快就动手,胤禛真心高兴,他二哥没让他失望,「再跟他们说,谁先去关外,谁可以先挑地。无论是家中的庶子还是庶女,去了关外都能分到地。不去的话,丰台大营的将士们会送亲自送他们过去。到那时候就不是移去关外,而是流放。」
保泰还是担心:「如果闹呢?」
「那就让他们闹闹看。」胤禛道,「皇兄可是汗阿养大的,想想三十出头的汗阿玛在干什么。」
经保泰威逼利诱和提醒,近年来越发仁厚,能为宗室做主的康熙又不在京师,看得较为明白的宗室当晚就收拾行囊。
宗室子弟启行,其他人不敢闹了。有几家倒是写了联名摺子,皇帝的批示没等到,等来姻亲贪/污、受/贿被顺天府抓走的消息。
顺天府和大理寺抓十几个人,查抄了七八户人家,满汉蒙都不闹了。三月底,京城一带的閒散旗人走了七七八八,京城的街道看起来都比以前宽敞了。
四月初三上午,胤礽和石舜华扮成寻常夫妻从东华门出紫禁城,热热闹闹的街上女多男少,小孩老人多,壮年极少,几乎看不到游手好閒的男丁,胤礽很是满意,指着不远处的小店:「朕,我第一次带几个孩子出来,就是在那家店买的子火烧。祖母吃了直说高人在民间,咱们过去看看。」
「可是我不饿啊。」石舜华道。
胤礽:「逛一会儿就饿了。吃不下就先拿着。」
「客官——」正在做饼的店家抬起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