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0章(3 / 4)

加入书签

理有据,引据经典,一个人舌战七八人,汗阿玛都被他给惊到了。」

石舜华不信:「这不是八弟的作风。是不是你授意的?」

「不是!」太子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石舜华:「四弟?」

「你怎么知道?!」太子吃惊道。

石舜华:「没人在八弟跟前敲边鼓,八弟不会出这个头,还一下子得罪整个兵部。」

「下了早朝,汗阿玛把我们全叫去干清宫,开口就问八弟是谁的主意。」太子道,「八弟说是他自己。汗阿玛接着就问孤和老四。」

石舜华:「妾身都能看得出来,汗阿玛肯定能猜得出来,他年龄大了,但没糊涂。这和老八的福晋去不去上香有什么关係?」

「孤关心他,随口一问。」太子本想跟石舜华说,他这个弟弟日后可为贤王,不想看到他的贤王弟弟连个嫡子都没有,「你刚才说老八的福晋怎么回事?」

石舜华:「听四弟妹说八弟府上有个侧福晋怀了,两个月流掉了。老八的那两个侧福晋又不是没生过孩子,身体也没毛病,孩子突然掉了,你不觉得奇怪?」

「这个女人够作孽的。」太子颇为鄙视,「老八知道?」

石舜华:「知道也不能休妻,不如装不知道。哎,正说着,你干什么去?」

「一点小事。」太子到前殿就使孙河去找十四皇子胤祯。

胤祯如今十七岁,和胤祥同样住在宫里,不同的是胤祥跟着兄长们办差,胤祯还没什么正儿八经的事。

胤祀和胤禟等人买地种果树一事,胤祯是知道的,可他没出宫,身边用得着的人除了嬷嬷就是几个一直伺候他的太监,纵然想参一份也找不出个跑腿的人。

乌雅氏一族倒是有不少人,可这事是太子牵的头,乌雅氏一族都快恨死太子妃了,胤祯怕他们知道后找人捣乱,坏了太子的事,连累百姓跟着受苦,于是就没跟着掺和。

可是整日无所事事,胤祯都快閒出病了。一听太子找他,精神大振,麻溜跑过来,还没进门就问:「太子二哥有何吩咐?」

「帮孤查几个人。」太子道,「玛尔珲几兄弟。」

胤祯楞了楞,没反应过来:「安亲王的儿子玛尔珲?八嫂的舅舅?他,他怎么得罪您了?」

「孤一直看他们不顺眼,这个理由如何?」太子问。

胤祯:「搁别人我会觉得他吃饱了撑得。搁您身上,这个理由就足够了。不过,太子二哥,您儿子这会儿在干清宫跟着汗阿玛读书习字,送往干清宫的奏摺都在你案几上,您确定您能腾出手收拾玛尔珲?」

「十四,孤以前跟老八说过,孤不喜欢太聪明的人。」太子道。

胤祯肯定道:「八嫂惹二嫂生气了?」

「跟你二嫂没关係。」太子道,「别一有什么事就往你二嫂身上想。她没这么閒。」

胤祯打量他一番:「真是因为你看玛尔珲不顺眼?」

太子点了点头:「当初你八哥和郭络罗氏吵架,孤把玛尔珲叫过去,从那天起孤就看他不顺眼。只是以前孤瞧着汗阿玛对安亲王一家挺好,如今快不记得他们家,才准备收拾他。」

「我就说您不会无缘无故整治玛尔珲。」胤祯瞥他一眼,「顺便为自己铺路?」

太子摆手:「汗阿玛没一点那个意思,别乱说。」

胤祯以前以为康熙打算立弘晏或者弘曜,如今经常能听到身边奴才说,干清宫的太监又去东宫接五阿哥,胤祯断定要不了多久弘晅就会成为太孙。如今康熙又放权给太子,胤祯觉得立太孙之日,就是他爹退位之日,也是太子登基之时。

只是太子不急不躁,没见他召见亲信,也没跟他们兄弟透露些什么,胤祯看不懂:「难不成汗阿玛这次放权只是试探你?」

「可能。」太子吐出两个字。

胤祯睁大眼:「汗阿玛,汗阿玛想什么呢?您都当三十年太子了。」

「孤又不是第一个当三十年太子的人。」太子浑不在意。

胤祯往四周看了看,小声地说:「可是历史上那些当三十多年太子的没有一个好下场啊。我的二哥,趁着汗阿玛有这个意思,提醒他一下,把这事坐实了。」

「万一汗阿玛过几天反悔呢?」太子笑眯眯的看着他问。

胤祯拉张椅子坐下:「他反悔也没用。」顿了顿,「二哥若是怕汗阿玛反悔,趁机把他的那些心腹拔掉就是。」

「理由呢?」太子问。

胤祯啧一声:「还用什么理由。文武百官干净的寥寥无几,有的弄权,有的贪钱,有的喜欢美人儿,一查一个准,只要您敢动。」

「你别怂恿孤犯错。」太子道,「三十年都等了,再等三十年孤也等得起。」

胤祯:「你确定你的身体还能再等三十年?」

太子噎住:「霍林,送客!」

「开玩笑,开玩笑。」胤祯道,「我们看到汗阿玛放权,也在私底下说过,等着你上来带着兄弟们大干一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