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2 / 3)

加入书签

石舜华:「他们相信妾身不会出尔反尔,胆大的,家里男人多的愿意一试。」

太子沉思片刻:「如果愿意留在那边,你交代下去,给他们建房子,每家每户再给一头牛。」

「要想马儿跑,必须得让马儿吃草,这个道理妾身懂。」石舜华道,「万一真成了,汗阿玛不会觉得妾身故意的吧?」

太子:「管汗阿玛怎么想去,反正孤已经做好从东宫搬去慈宁宫的准备。」

「还是算了吧。」石舜华道,「你跟九弟他们说说,他们都不愿意试,妾身再派人过去。」

太子想一下:「这样也成。」

二月初八日,康熙前脚出京城,太子就把八贝勒,九皇子、十皇子、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叫到东宫。

「今儿什么好日子?」九皇子胤禟进门就问,「二嫂请客吃饭?」

太子鄙视他一眼:「天天守着牛肉摊子,你还没吃够?」

「自家的和别人家的能一样么?」九皇子扭脸问十皇子,「你说呢?」

胤峨笑道:「肯定不一样。吃别人的能省下自家的。」顿了顿,「不过,今儿请客的恐怕是二哥,不是二嫂。」

太子一直以为老十不如老九精明,不如老八圆滑,搁他们兄弟当中算得上很普通一个,看到胤祀有些意外,不禁挑了挑眉,真不愧是他弟弟,都长着一副七窍玲珑心:「 不错,今儿孤做东。」随即,吩咐膳房上菜。

直到太子拿起筷子,石舜华也没出现,众兄弟才相信太子也变大方了。

「这顿饭可不是白吃的。」胤禩嗅嗅酒香,好酒。随即放下杯子,「太子二哥不妨有话直说。」

太子很少拐弯抹角,吃个半饱就把他和石舜华商量的事说给弟弟们听。话音一落,五兄弟面面相觑。

率先反应过来的九皇子胤禟问:「陕北的百姓一出生就给黄土地打交道,可是依然穷得吃不饱,要去蒙古讨生活。不可能因为我们出面把地买下,就能种出庄稼吧?」

太子:「所以孤跟你们说,挑一些种地好手去那边试试。不拘陕北还是晋北,反正离黄河近就成了。」

「太子二哥,弟弟知道您心系百姓。」胤祀道,「老天爷不会因为你有这份心,就把黄河的水变清。」

太子白他一眼:「去不去随便你们。不过,你们二嫂也说了,你们不愿意,她派人过去。」

十一皇子眼中一亮:「太子二哥,二嫂是不是已经想到法子?你告诉弟弟,弟弟回去就招人。」

「孤有法子,还会同意百姓迁去蒙古?」太子瞥他一眼,「你二嫂不差钱,就算买七八百亩地,再使人过去,一年花费也不过是杂货店一个月的收益。」

八贝勒胤祀:「既然这样那您为何还问我们,直接同意二嫂招人好了。」

太子:「你们二嫂得上天眷顾,她想做的事没有不成的——」

「二哥,虽说这里没外人,您好歹也收敛些。」胤峨说,「我们都知道二嫂的好,您不用这么吹。」

太子嗤一声:「孤还没说完,急什么。金玉满堂四家商号太赚钱,汗阿玛眼热——」

「什么时候?」九皇子胤禟忙问。

太子嘆气:「还让不让孤说了?」

「您说,您说。」胤禟闭嘴。

太子:「汗阿玛找弘晅那个小懒货打听过。不然,你以为你二嫂真银子多得没处花,给迁往塞外的百姓准备棉衣。你二嫂是怕这事真成了,汗阿玛又眼热,才推给你们。」

「我的铺子能开起来,多亏了二嫂。」胤禟表态,「按理说我应该支持二嫂。可是,二哥,这事不靠谱,即便二嫂得上天眷顾。」

十一皇子道:「九哥不掺和?不如我试试。」

太子很意外:「你不用勉强。」

「没有勉强。」十一皇子道,「运通八方虽然赚钱,这钱赚得我担心受怕,不如买地稳妥。」

太子不明白:「担心受怕?」

「每次押运贵重货物,我和十二弟都怕路上出什么岔子。」十一皇子道,「比如金银楼的金银珠宝,万一路上碰到个不要命的把东西全抢了,我们半年白干。」

太子:「你们真想做?」

「我听十一哥的。」十二皇子露出憨厚的笑,「我相信二嫂运气好。」这话对胤峨说的。

十皇子胤峨皱眉:「看我做什么?我的意思运气好也得分什么事。」

「八哥,九哥,十哥,你们不掺和?」十一皇子道,「以后真成了,你们想掺和进来,我可不会便宜你们。特别是九哥。」

胤禟见状,忍不住犹豫:「要不我就先包五十亩地试试?」

「孤真看不起你。」太子摇了摇头。

九皇子胤禟的脸微热:「五十亩不少了,五百两银子呢。」

「五百两?」十一皇子好笑,「你以为那边的地是关外的黑土地?一百亩地顶天五十两。」

胤禟吃惊:「这么便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