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章(2 / 3)

加入书签

了一口气:「他是老糊涂了。这件事你们不用管,汗阿玛问起来,儘管说不知情。」

弘晏揉着肚子:「额娘,阿玛怎么还不回来?」

「你们饿就先吃,我等你阿玛。」石舜华看到院子里挂出灯笼,月牙儿也出来了,心里很是着急,但五个孩子在身边,她急得上火也得装作没事,「你阿玛今天可能有点忙。你们出去没买吃的?」

弘曜:「外面的东西吃多了拉肚子,没太敢吃。咦,阿玛回来,快摆饭。」

太子带着一身凉气进来:「以后孤回来晚了你们就先用饭。」

「妾身叫他们先吃,他们非要等你。」石舜华忍到饭后,三个儿子和两个闺女都回到自己的房里,才问:「索额图怎么了?」

太子把索额图干的事跟石舜华说一遍,就看到石舜华不敢置信瞪大眼,不禁揉揉额角:「他一定觉得以后不能再帮孤,想着致仕前再帮孤一把。」

「他之前没跟你说过?」石舜华好奇。

太子:「他提过一句,孤跟他说别多想,谁能想到他没听进去。」望着两墻之隔,灯火通明的干清宫,「如今只能求汗阿玛相信孤。」

康熙前天上午看到索额图奏请立太孙,康熙也没觉得意外,毕竟「立太孙」的传言他也听说了。然而,又翻出几本请立太孙的摺子,连宗室也掺和进来,康熙怒了,索额图居然也学明珠结党,逼他立太孙。

康熙当时就想宣索额图,抬眼看到东南角的上书房,想到弘晏和弘曜在里面,继而想到小懒货抓周时,玉玺是他临时起意带过去的,弘晅抓到玉玺,太子还不想承认,就觉得这事可能和太子无关。

康熙按捺下来使人去查索额图,同时也不忘查索额图和太子最近一次私下见面是什么时候。

傍晚,亲信进来禀报,索额图有两个月没私下见过太子,而索额图四月中开始找交好的大臣和宗室商议请立太孙。

康熙翻出所有摺子摊在桌子上,内容几乎雷同,不禁长嘆一口气。

「皇上,奴才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梁九功见康熙眉头紧锁,一会儿往南边看,一会儿往东边看,犹豫好一会儿才开口说。

康熙:「说吧。」

「奴才觉得索大人做的这件事跟太子没关係。」

康熙转过头看向梁九功。

梁九功心中一凛:「太子爷曾跟您说过,五阿哥的懒病治不好,他和太子妃再生个嫡子。奴才是凭这点觉得太子爷不会授意索大人上奏立太孙。」

康熙猛地想到,太子不止一次这么说过,心里着实轻鬆许多:「你觉得朕该怎么处置索额图?」

「奴才不敢妄言。」梁九功缩着脑袋道,「太孙一事说大是国之大事,说小了,您也可以批五阿哥年幼,推脱——」

「等一下!」康熙看到奏章上写着,「童龀之年?」

梁九功顺着康熙的视綫看到奏摺,猛地睁大眼:「奴才记得童龀一般是指八岁孩童,三阿哥和四阿哥过了七岁生时,也可以说两位阿哥如今八岁,索大人请立的不是五阿哥?」

「没错,不是那个小懒货。」康熙又把宗室的奏摺拿近一点,上面也写着「童龀之年」的字样,眉头鬆开:「这个索额图,正事不干,净想着给太子添乱,害得朕险些误会太子。」

翌日,早朝,太子时不时注意康熙的脸色,一见他拿起奏摺,身体不禁紧綳。

站在太子身后的四贝勒胤禛察觉到,趁着康熙低头的空檔,戳一下太子的背,用最小声问:「怎么了?」

太子放在袖子里的手轻轻动了一下,示意没事。然而,这个小动作被直郡王胤禔和三贝勒胤祉看个正着。

待太阳出来,七点左右,康熙拿出索额图的摺子念了一段,便说立太孙乃国之重事,索额图妄议国事,该当何罪时。

太子抬脚出列。直郡王胤禔抢先道,理应收禁,交于宗人府议罪。

康熙微微颔首,太子收回脚。随即,太子就听到康熙命人把索额图抓起来。

索额图听到康熙念他的摺子还挺高兴,以为这事能成。岂料急转直下,索额图傻眼了。两条胳膊被禁锢住,索额图才惊醒,下意识向太子呼救,话到嘴边意识到不能连累太子,猛地咽了回去,经不住咳嗽两声。

下朝后,胤禛和胤祀追上太子:「二哥知道这事?」

「孤也是昨儿才知道。」太子道,「你们也知道?」

胤禛和胤祀说出不,又点了点头。

太子不明白:「你们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我们原本也想跟汗阿玛提立太孙一事。」胤禛道,「只是还没想好怎么跟汗阿玛说,索额图先蹦出来了。」

胤禩:「这事是索额图背着二哥做下的,汗阿玛会不会认为二哥授意?」

「不会的。」太子已经从王以诚那里知道,康熙没有误会他,「你们以后别再提立太孙的事,这件事汗阿玛自有决断。」

胤禛:「索额图这个样子,我们也不敢再提。二哥,汗阿玛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