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章(2 / 3)

加入书签

「我的生时还早呢。」石舜华道,「你大哥今天歇息,难得吃了饭不用写功课,便吩咐膳房多做点,你们慢慢吃。」

弘晏抓着勺子,看向弘晋:「大哥天天歇息吧。」

「我天天歇息,你就吃成小猪啦。」弘晋看他一眼,「嫡额娘,三弟好像又胖了欸。」

石舜华:「不是好像,是事实。苦夏,苦夏,别人过夏天瘦,弘晏是每逢夏天胖三斤。」

「你才胖。你才是小猪。」弘晏啪一下扔下勺子,「我不吃啦。」

太子瞥他一眼:「不吃就去睡觉,明天早上起来再吃。」

弘晏下意识摸了摸肚子,小肚子扁扁的:「我,我再吃一口。」

「把碗里的馄饨吃完。」石舜华对口是心非的儿子无语,又怕小孩知道害羞了,没人递梯子,他当真不吃了,「弘晏,弟弟快吃完了。」

「弘曜,等等我啦。」弘晏连忙拿起勺子。

弘晋不禁摇头,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说过的话立刻能忘。

石舜华听到弘晋的心里话,险些呛着,心想,你才多大啊。

翌日上午,太子拎着一个紫檀木盒去见康熙。

康熙故意调侃:「保成也学会送礼了?」

「是呀。」太子接的干脆,康熙楞了一瞬,哑然失笑。太子见状,跟着笑了:「弘晏额娘铺子里的工匠做出了自鸣钟和怀錶,儿臣给汗阿玛拿几个。」

「弘晏额娘?」康熙接过盒子就打开,一看里面真是自鸣钟和怀錶,外表极具汉族特色,「保成说得可是那家堂堂杂货店?」

太子:「不是。是金玉满堂四家铺子养的工匠。儿臣听说做这个怀錶的几个工匠也会做首饰和胭脂水粉。」

「那些工匠倒是有才。」康熙拿起雕有金龙的怀錶,仔细打量一番,「内务府的工匠曾向朕禀报,这东西不容易做。弘晏额娘的人怎么做出来的?」

太子料到他爹会这么问:「那些工匠每日隻琢磨怀錶和自鸣钟,琢磨有两年了。内务府的工匠忙,没那个精力。」

「两年都在做这一样?」康熙问。

太子:「是的。弘晏额娘说,这东西即便做出来,也是她独有的。花个三年五载,乃至十年都值得。」

康熙不禁啧一声:「弘晏额娘大气。保成,这一点你倒不如你媳妇儿。」

「啊?儿臣哪里不如她?」太子当真好奇。

康熙:「不如弘晏额娘耐性好。你啊,有时候就是太急,总想一口吃个胖子。就拿你代理政务,明明可以缓一缓再决定的事,你恨不得一天之内把所有事做好。朕觉得你的身子骨,就是被你这么给熬坏的。」

太子苦笑:「那儿臣就多跟弘晏额娘学学。」

「学这一点就好了。」康熙说着,顿了顿,「朕也得跟你媳妇儿学学。十年这种话也敢说,不愧是太子妃。」

太子无语:「那也是汗阿玛您眼光好。若不是您发现她,跟儿臣成婚后,您还由着她的丫鬟三不五时地去铺子里看着点,她纵然有心,也没法盯着工匠做怀錶和自鸣钟。」

「你就别给朕灌迷魂汤了。」康熙笑道,「东西放这儿,回去跟弘晏额娘说一声,明年这个时候教内务府的工匠做自鸣钟和怀錶。」

太子一凛:「现在就可以。」

「你福晋的人辛辛苦苦琢磨两年,还没把工匠的月钱赚回来,朕就叫她的工匠教内务府的工匠做,你不怕弘晏额娘生气,朕怕她搁心里駡朕呢。」康熙道,「别说她不敢,她可是连曹寅和李煦都敢坑的人。」

太子尴尬地扯了扯嘴角,「汗阿玛又想起曹寅和李煦了?」

「曹寅是朕的奶兄。」康熙道,「那事才过去一年多,朕想忘也忘不掉。你就别一副怕朕召曹寅回来的模样,朕就是随口一说。朕真把曹寅召回来,石家第一个不同意。」

太子不自然地笑了笑:「哪有啊。」

「你的脸色告诉朕了。」康熙一边拿自鸣钟一边问:「朕听顾问行说,你宫里换了一批人,所犯何事啊?」

太子也没瞒着康熙,把石舜华的担忧告诉他爹,见他爹不像生气的样,又说:「十五弟自打和弘晰兄弟几个熟稔,经常去儿臣那里玩。弘晏额娘看到十五弟很听奶嬷嬷的话,怕儿臣的四个儿子也像十五弟一样,将来养出一群孙嬷嬷,才决定把奶嬷嬷全换掉。」

「小十五听几个奴才的话?」康熙不信,「你确定弘晏额娘没看错?」

这件事憋在太子心中好久,今儿终于能说出来:「没有。儿臣有几次留十五弟用饭,席间十五弟三句不离他的奶嬷嬷。」

「朕知道了。」康熙若有所思道:「没事你先回吧。」

太子到东宫就跟石舜华说:「不出五日,十五弟的奶嬷嬷就会被汗阿玛换掉。」

石舜华:「敬事房若是能挑出替代的人,妾身猜最多三日。」然而,翌日上午,十五皇子的奶嬷嬷全被放出去。

晋江刚一从王以诚那里得到消息,忙不迭向石舜华禀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