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细緻(1 / 2)
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没敢让他们久待,直接就把他们打发了。
姜绾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
出了顺宁宫,姜绾的肩膀就抖的肆无忌惮了,抖的齐墨远都看不过眼,眸底不自觉的带了一丝他都没察觉的宠溺。
「有那么高兴吗?」他含笑道。
姜绾瞅了齐墨远一眼,「我原以为把惜字斋逼的关门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给自己和大哥出气了。」
「结果没想到最狠的报復是让惜字斋连关门大吉都做不到,开一天赔一天。」
齐墨远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她冷水,「你太小瞧护国公了。」
姜绾斜着他道,「你也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如果你是护国公,你怎么解决这事?」
这一问,直接把齐墨远问难住了。
让惜字斋卖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护国公就算再厉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
顺宁宫。
姜绾和齐墨远走了,但皇上没有走。
太后留他说话,太后道,「皇上要开书院,心繫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
「但皇上想过没有,天下人都能读的起书,当真是件好事吗?」
皇上眉头一皱,「太后觉得这是件坏事?」
太后道,「聪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
百姓们,还是蠢点儿好。
皇上眉头皱的紧紧的,太后继续道,「皇上觉得天下读书人多了,能从中挑选不少栋樑之才,可皇上想过朝中那些大臣没有?」
「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提拔的读书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孙后代该如何?」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想开书院艰难的原因。
因为那些官员不会同意。
他们不缺钱,儿子孙子不缺先生教导,为什么要赞同朝廷开书院培养那些庶民之子来跟他们抢官职?
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场劝皇上打消开书院的念头,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话反倒激起了皇上开书院的决心。
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个又一个不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就是那个官员的孙子,再不就是拐着弯的亲戚,这些裙带关係更助长了朝廷结党营私,官官相护之风。
皇上端起茶盏,轻轻拨弄了几下,道,「太后考虑的不无道理。」
「但朕要开书院的事,百官都知道,无一人阻止,想来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孙不会被庶民比下去。」
书香门第之子怕被寒门子弟比下去,传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
太后嗓子一噎,劝说的话再说不出口了。
百官都不担心,她一个太后担心这么多做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吗?
喝了两口茶,皇上把茶盏放下,起身道,「御书房还有些奏摺没有批完,朕就先退下了。」
看着皇上走远,太后眸光久久收不回来。
嬷嬷站在一旁,唤道,「太后?」
太后眸光低垂,「看来皇上是真想做个明君。」
嬷嬷不敢接话。
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浓浓了几下,道,「皇上有多久没有选秀了?」
姜绾以为齐墨远带她直接出宫,结果走到一半,她才反应过来,这是去御书房的路。
「去御书房做什么?」姜绾不解道。
皇上人都还在太后那儿呢。
他们去御书房前吹风吗?
这要吹风,在哪儿吹不一样啊,御书房门前的风也不会格外凉快些。
齐墨远道,「领了赏再出宫不迟。」
姜绾,「……。」
「你确定皇上会赏我们?」姜绾黑线道。
「不然皇上为何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齐墨远问道。
「……。」
无法反驳。
常公公是去给他们撑腰的。
而撑腰最好的方式就是赏赐。
万卷楼开张,距离开书院就更近了一步,皇上高兴,赏赐与他们,说明他们没有做错什么。
老夫人自然就没有理由训斥他们什么了,太后威望受损,难道皇上会不知道吗?
皇上都赏他们了,老夫人该做的是跟着赏一拨,因为他们替靖安王府挣面子了。
两人在御书房前等了会儿,皇上就回来了。
看着他们,皇上道,「怎么还没出宫?」
姜绾,「……。」
听皇上这话就知道没打算赏他们好么!
看他怎么讨赏赐。
齐墨远脸不红气不喘道,「皇上不是让常公公去靖安王府赏赐臣和内子吗?」
「常公公已经跑过一趟了,不好劳他再跑一回。」
这话听着是要多体贴就有多体贴。
体贴的皇上都想揍齐墨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