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3|清平岁月(53)三合一(4 / 6)

加入书签

行礼之后呢?

于是,跟四爷几个关係好的公子哥的夫人,还有岑大嫂,找了个僻静的亭子,打牌去了。

琼姐儿和琳姐儿带着几个姑娘,但她们毕竟是小媳妇,她们有自己的妇人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多几个姑娘,就感觉很奇怪。

文岚儿带着其他几个人,稍微落后了几步。看璇姐儿还算自在,但金双几个,多少有些不自在。

以前是快饿死的乡野丫头,现在呢?进了皇城,眼前这一切……隻觉得满目珠翠,处处都是不自在。好些人好奇,都朝这边瞧,想看金家的养女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璇姐儿就说:「隻管跟那时候在文定山一样,何必拘束。你们走过的路,见过的大山大河多了,这些又不是他们能见识到的。哪里比别人就差了,隻管抬起头来,怕的什么?」

她现在习武,走路也隻管大踏步的走她的,不远不近的跟着大姐二姐。然后沿途跟金双她们介绍,「……看见了吗?那一片的牡丹跟这边的有点不一样,那是倭国进贡的,叫大富红……其实我不喜欢,但市面上追捧的人不少。那一株牡丹能在辽东换两百亩地!」

金舞不由的叫出声,「那么贵?」

璇姐儿摇头,「那还不算贵的!就是刚才你差点踩到的兰草,那一株兰草,有些文人雅士爱的什么似得,品相好的,值上千两银子。」

金柳依依不舍的回头去看,金舞拽她:「可得小心点,别再碰着哪了?」

金伞扭脸才说叫两人悄声点,叫人听见了笑话,却见有一群姑娘,正围着刚才璇姐儿说的牡丹园那里,摘了花儿往头上戴,她心疼的直抽抽,「这……得糟践多少?」

璇姐儿轻嗤一声:「膏粱子弟,哪里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那牡丹再好,贵人追捧了,才值钱。可若是……别说遇上乱世,就是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它便是再值钱,换的来一口粥还是一口饭?」

久儿在一边接话,「要是论药材,这园子里的东西还是值几个钱的。」

这么一说,几人一笑,便继续往前去了。

这一打岔,几个都活跃了,不时的问璇姐儿那东西是什么,那玩意是什么的话,璇姐儿就一一的说,没有外人打搅,反倒是玩的更自在。

琳姐儿听了只会心一笑,放下心来。

跟琼姐儿说话的也是个小媳妇,拐弯的时候朝后面看了好几眼,「你那几个妹妹都没说亲?」

琼姐儿不接这个话,「……她们性情烈,受不得委屈,我娘也舍不得叫受委屈……」

对方就知道意思了。她娘家的哥哥死了两老婆了,前面留了两窝孩子,真寻摸续弦了。有高门大户的选择,谁愿意找小门户出身的。这么一问,自然是看上了金双或是金伞了。

可琼姐儿能答应吗?

自家娘宁肯找平头百姓配金双金伞,也绝对不会将她们嫁给面上光鲜亮丽的人家。

正说着话呢,迎面过来一群人,簇拥着个衣着异常华贵的妇人。

琼姐儿站住脚,边上的人还问:「这是谁家的夫人?怎么有些面生?」

其实琼姐儿也瞧着面生,看身后的琳姐儿,意思是问:你见过吗?

琳姐儿也没见过,隻摇摇头,「难不成是嫁出去的宗室女……」回京特意给顺王祝寿的。

也有可能!

好些县主郡主嫁出去,十多年都未必回京城。而且,穿成这样,除了宗室里的人,谁敢这么张扬。宗室里娶进门的媳妇大致都见过,但早些年嫁出去的闺女,她们这些年轻的新媳妇和姑娘不认识也正常。

但既然人家身份尊贵,那自然就退避到路两边,等人过来福下身,她们低头不直面,以示尊重便是了。

却不想这一行人过来,却站住了脚,「这都是谁家的姑娘媳妇,长的好生鲜亮。」

这话带着几分倨傲。

琼姐儿为首的,这就不能不说话了:「贺金氏见过贵人,贵人安康!」

其他人跟着一礼,这就完事了。

「贺金氏?」许时念露出几分恍然来:「你是嫁到贺家那个金家大姑娘吧?」

连这个都知道。

琼姐儿心里皱眉,但面上却温顺,应了一声是。

「倒是好模样!」许时念视线从几个妇人打扮的人身上掠过去,朝打头的文岚儿看了好几眼,尤其是身形,一个劲的打量,「这个鹅黄衫儿的姑娘抬起头来,叫我瞧瞧……」

文岚儿微微抬起头来,她昨晚特意将刘海剪了,厚厚的几乎都要遮住眼睛了,这会子垂着眼睑,只看见鼻子和嘴唇,就那么沉默着站着。

可就这一眼,许时念也不由的眯眼,「这姑娘我瞅着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你叫什么?」

回禀贵人,「小女文岚儿。」

文岚儿?!

许时念心头一震,这就是未来的太子妃,要做太子妃的姑娘?

「你近前来!」许时念脸色微变,这就是李昭跟文氏的那个私生女。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