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清平岁月(3)三合一(5 / 6)
背着手,「那就走!」
林雨桐把一个小村子的干粮都买了,像是鸡蛋,都叫煮熟了带上。还有农家自酿的酒,一半的水囊里,都装着这个,驱寒用的。
一大家子,挤在一辆马车上,盖着被子,哪怕是腿伸不开,但也没冷的过分。鸡蛋暖在被窝裏,不冷的再吃。喝水也行,喝进去别急着咽,在嘴裏含一会子,等不冰了再喝到肚子裏。夜裏不停,扛不住了,就抿一口酒。
外面的车夫,就靠这酒给撑着呢。
四房这边有林雨桐看着,也还罢了,都精神不振,但好歹,都健健康康的。可其他人就不是了,徐氏昏昏沉沉的,没怎么清醒过。大房父子二人,咳嗽声不断。三房琅哥儿,就是吃不进去,如今只能把蛋黄用水在茶碗裏破开,然后捏着鼻子给他灌下去。
小徐氏又是记挂丈夫又是记挂儿子,隔着车喊林雨桐:「弟妹,得停停了。再这么下去,这父子二人撑不过去了……」
雪一天比一天大,路上早不见人了。夜裏还能听到狼叫声,要是停下来,才是要坏事了,等着喂狼吗?
金匡叫管家下去:「你去告诉老大家的,再有两天……再有两天就到家了……」
结果往前走了不到二十里,就听见有人喊:「是京里来的不?」
一听找金家,人心都哆嗦。四爷没叫林雨桐下去,他自己往下走,「你獃着吧。」
林雨桐撩开帘子往出看,风雪大,看不清楚。不过,像是一大片子的人。
琨哥儿就道:「娘,我下去看看。」
林雨桐没拦着,他去了一盏茶时间又上来,浑身都冰凉了:「是……是老家的……是大伯二伯家的堂兄弟……」
嗯?
大伯二伯?
族人吗?
族人不会叫的这么亲近。
林雨桐就看琨哥儿,琨哥儿自己也糊涂着呢,「祖父是这么说的。」
林雨桐心裏疑惑,但也没继续问。好歹是金家的族人来接了,那什么都好说。
心裏一安稳,喝了两口酒,靠着车厢就睡着了。
这一睡,就真的睡沉了。这一个月,就没这么安稳过。
四爷回来一看,璇姐儿低声道:「我娘睡着了。」
睡着了?四爷把搓热了,有笼着袖子将手焐热了,才用手摸她的额头。发现手还是偏凉,又用额头去碰了碰她的额头,还好,不是起热了。
白氏缩在角落,恨不能羞死。公公跟婆婆,如此这般,作为小辈在这裏……十分不方便。
四爷没注意这个,抱着桐桐省的马车晃悠到她。
白氏就这么看着公公抱了婆婆一路,然后到了地方,不准人叫,他自己抱着婆婆进了院子。
林雨桐被四爷抱着一下马车都知道了,不是出来被风吹的,四爷给裹的很严实。能一下子清醒,是因为双腿,这么曲着睡了一路,腿早就没有知觉了。猛的双腿一伸展开,双腿那个酸爽。
但这来来去去的,又是长辈又是小辈,又是主子又是下人的,她干脆就不动了。
眯着眼睛看了一路。
老宅的门脸不大,小门小户的样子,乌黑的大门。原本想着,这该是多少年不住的宅子,便是翻修,但是常年不住人,收拾起来也艰难。可却没想到,这宅子压根就不像是没住人的宅子。
门脸小是没错,但这宅子粗一看,便知道占地极大。
而且,样式像是京里的样式。进了大门,是外院。外院养着骡子马,再朝里,中轴线上怎么盖的林雨桐也不知道,隻跟着四爷的脚步,随着一个带路的往西拐了过去。走了十多米,又是一个黑漆拱门。出了拱门,就是长长的走廊。顺着走廊往裏,是一个个小跨院,每间隔一段距离开着个门。四爷走到第四个门才进去,裏面又是小套院。门房,游廊,厢房,正房角房都带的齐齐整整的。
进了正屋,泥炉子烧的红彤彤的,卧室里,炕上都是铺好的,都是棉布的,但却都是新的。屋裏没人了,林雨桐就自己跳下来,身上臟,别把被褥给弄脏了。
外面乱糟糟的,是琨哥儿和白氏安顿几个孩子呢。
林雨桐才要问话,就有婆子抬了热水进来,「常四太太,您醒了?」
常四太太?
哦!四爷现在叫金季常,排行四,所以常四奶奶。
这个称谓,有点像是琏二奶奶,宝二奶奶,珍大嫂子……这是因着各房按着各房序齿,所以才这么叫的。
这是不是说……跟金匡特别亲近的,还有一房?
把伺候的人打发了,林雨桐拉着四爷一块去洗漱,在裏间,四爷才道:「何止一房?这家裏还住着个老祖宗呢。」
什么?
金匡没梳洗,就那么跪下,跪在一个白髮老妇的面前:「母亲,不孝子无颜见您。」
这老妇面相慈和:「你早前送信回来,便知事有不好。即便不好,你也照做了。那便是说……你不觉得你错。既然无错,又有什么有颜无颜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