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章(1 / 1)

加入书签

“我要什么?”白榆把玩着刀鞘上的蓝宝石,有些漫不经心。突然把刀鞘一收:“我要海晏河清,要太平盛世!我要百姓安居乐业,要这片土地国泰民安!”钱一贺本来还想着如何通知管家放暗箭,听见这话,顿时愣住,脑袋放空。树影婆娑,夜晚的风带着九江独有的味道,冷冽却又透彻。忽必察紧紧盯着那个周身气势陡然变得凛冽的身影。久久没人再开口。半晌,钱一贺笑了出来:“白大人,你说这话也只能骗骗你自己,我了解你的心情,年轻人嘛,谁没有抱负,不想做成一番事业?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到了下官这个你年纪便会明白,一切不过是理想,与事实差得远……”到后来钱一贺更像是自说自话。回过神来,钱一贺眼神讥诮:“听下官一句劝,拿了银子,早些回京城复命,莫要被理想遮了眼,还是看清实际,老老实实做官,别想着干些吃力不讨好的事,这样对你我双方都好。”白榆懒得跟他说,往他嘴里塞了一颗药丸,待他咽下后重新坐回椅子上。“你给我吃了什么?”钱一贺抠嗓子,使劲干咳,什么也没吐出来。“断魂丹,半月吃一次解药,若是不吃,会生生被疼痛折磨致死。”轻飘飘的声音似乎不是在谈论生死,而是在闲聊。白榆许诺可以治疗他儿子的隐疾,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钱一贺终于愿意听从白榆差遣,安置下城区的灾民。可瘟疫来的猝不及防,在他下令的第二天,有人开始咳嗽发烧,浑身起疹子,当晚彻底爆发了。注定要有许多人死去,白榆围着面巾,指挥众人,配合大夫,调整测试药方,尽量不使瘟疫再大规模传播。忽必察忍不住劝:“大人,您在这儿待了都快半个月了,回去歇会儿吧!”每天早出晚归,白榆瘦了一大圈不说,甚至还染上风寒,嗓子都哑了。白榆摇头,抬头看天,时间差不多了,明天出新药方,今晚把解药放进水里不会引人怀疑。虽然他一早从1314那里兑换了治疗瘟疫的药,直到今天才敢使用。钱一贺太精明了。府内,钱一贺看着茶杯里二两银子就能买到的粗茶,半晌没有动作。管家不满指责:“这白大人可真是,为了那群灾民从咱们手里扣银子!”钱一贺冷哼一声,他等着白榆知难而退!入夜,院里的地面已经被灾民占满了,尤楠扯扯还在看书的白榆:“白先生,会好起来的,对吗?”

她仰着脸,漆黑的大眼睛蒙上了一层灰,显得很暗淡,脸洗干净,面容秀丽却是瘦得皮包骨。“会的。”白榆放下书,摸摸她的脑袋,“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黢黑的眼眸陡然迸射出惊人的光芒,尤楠蠕眨眨眼,鼓起勇气大声说:“我相信你!白先生!”第二日,掺着解药的水一碗碗送出去,到了下午,开始有人退烧,第五天的时候,瘟疫便彻底解除了。有人忍不住哭出声,抓着白榆的手臂痛哭:“白先生您救了大伙儿的命!您就是活菩萨啊!”人群纷纷附和,白榆摇头,“是各位老先生还有帮忙的士兵,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成事。”众人皆是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一位老大夫捋着白花花的山羊胡赞道:“年纪虽小却有如此心胸,白大人前途无量啊!”刺史李继武眼神复杂,他收到命令带兵前来维持秩序,未曾与白榆有过多交流,还以为是做戏,可对方是实打实地为灾民办实事。1314举手:【这题我会,商业互吹!】“不知白大人接下来有何打算?”钱一贺心想,这下你该回去了吧。可他忘了,白榆从不按常理出牌。白榆微微一笑:“种地。”“白大人可真是一心为民。”钱一贺皮笑肉不笑,随他去了,反正复命迟了受罚的又不是他。九江临河,土壤水分很足,松软肥沃,用来种地很不错,可依然有人吃不饱。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混杂了许多人,士兵有之,书生有之,因为领头的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和九州刺史。一老人叹道:“老夫种地四十年,还是第一回 和官老爷一起下田哩!真是稀奇得咧!”“老伯,白先生说过,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不单单是上战场才叫保卫天下,灾难来临,大家同心协力,一起抵御难关,照样是大丈夫所为!”一书生擦了把汗,开始引经据典。【宿主好棒!】1314开心得不行。白榆往地里放了红薯种子,笑了笑:【温辰跑了吗?】1314立即汇报:【他刚到达大金境地就被人掳走了,啧啧,现在关在皇宫里,赤色鸳鸯兜还挂在……啊不是。】白榆失笑,1314最近的乐趣是追剧。李继武借着播种的动作移到白榆身边,悄声问:“白先生,咱们种的这个真能让每个人都吃饱?”白榆点头:“自然,三个月之后便会成熟,根茎叶皆可食用。”李继武有些不太相信,自从白榆拿出种子,说不种麦子,遭到不少人反对,可一听说能管饱,纷纷决定种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