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第37节(2 / 3)

加入书签

走一块,天天闻臭气可是近在眼前,实打实的。

所有人脑袋都摇成拨浪鼓。

魏檗半点儿不恼。

依旧笑吟吟的,问道:“沼气池必须要建,那建在哪里好呢?”

众人低下头,没有一个人吭声。

魏檗说:“吕家丰当支书的时候,他兄弟俩把家门口的公共用地全圈成自己家的了。现在不趁热打铁要回来,过上几年,就要不会来了。”她笑了笑,征询其他村干部意见:“不如以建沼气池为契机,把吕家兄弟占的村里的公共用地要回来。”

“好!”死道友不死贫道,韩菲菲身为吕家兄弟(有仇)的堂弟媳,率先表态,双手支持把沼气池建吕家丰兄弟家大门口。

“同意!”“就该这样!老吕家占了村里这么多便宜,也该为村里做点贡献!”

方才一声不吭,怕落自己家门口的大家伙儿,气氛热烈,从怎么要回吕家丰占的地,说到找那几家的后生劳力修沼气池……

瞧你们一个个损色样~魏檗内心小人儿挖鼻,替吕家兄弟挨个抚过众人狗头。

吕家兄弟不是善茬。

兄弟俩在村里横行惯了。现如今,从支书位置上被迫退下来的吕家丰,对魏檗更是怨气冲天。只是碍于魏檗手里的黑材料,才不得不暂时蛰伏,消停度日。

知道魏檗打算把沼气池建在吕家兄弟家门口的消息后,妹妹魏洁开始替姐姐担忧。她担心吕家兄弟狗急跳墙破罐子破摔。魏洁劝魏檗:“姐姐,吕家可不是善茬,你不不要等一等,等村里人都更听你的,再收拾吕家兄弟。”

魏檗摇了摇头。

魏洁的建议很好,妹妹已经成长,不再是天真幼稚的小姑娘。魏檗打心眼里高兴,魏洁的建议,是最最稳妥不过的,过上几年,她准能治得吕家兄弟满脸菜色,服服帖帖。

但这个做法有个缺点,时间成本太高了,要跟他们慢慢磨。

人间岁月堂堂去,魏檗不想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和吕家兄弟这种货色无休止的内耗中。

所以,某天。魏檗冒着被打出门的风险,敲开了吕家丰家的大门。

“你还敢上我家来?!”杨梅花看见魏檗,撸起袖子要抡擀面杖。

“你滚一边去!”魏檗顺手抄起吕家放在水缸上的铁皮舀子,“哐当”一声砸地上。

扔完舀子,魏檗才无语的意识到,在广袤的农村大熔炉里,自己越来越武德充沛了。

充沛就充沛吧。

魏檗一指吕家丰:“吕家丰,村里有好事想着你,你要干不要?”

“村里的好事儿还能想到我?”吕家丰阴阳怪气,“别人都不要的好事儿吧。”

“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爱要不要。”

魏檗一副施舍给你,不要正好的态度,立马转身要走。

“你,你回来。”杨梅花大声叫魏檗。

吕家丰忍不住上前一步,拦住魏檗的去路,问:“什么好事儿?说半截就走,看不起我家?”

“大好事儿。”魏檗脸不红心不跳,跟吕家丰进了堂屋。

她半点不心虚,说大好事就大好事,理直气壮得很。

第46章 二更

◎二更◎

魏檗打算跟吕家兄弟“和光同尘”。

什么是“和光同尘”呢?虽然于明忠告诉她要“和光同尘”, 但魏檗一直认为,比起“和光同尘”,于明忠的做法更偏向“同流合污”。

和光同尘是正确的, 可是应该怎么做呢?魏檗琢磨了很久,想起起这个大纲坑的作者,她单位里那位大佬曾经的访谈里, 引用过《中庸》里的一句话,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她觉得这句话里有她需要的答案, 现在,她要印证自己的所思所想, 找出这个答案。

她告诉吕家丰,空地, 是村里的空地。

吕家丰想想自己的黑材料,以及自己还没有捂热乎的门口空地, 咬牙认了魏檗的说法。

既然是村里的地, 在用地上,就没有吕家丰你吃亏这一说。

建沼气池,好处大大的有。

魏檗说:“沼气池里的沼渣,是最肥的肥料,因为建在你家门前,每一次,你可以比村里其他人多用二十斤。”

吕家丰对这一条不置可否。

另外, 魏檗说,因为沼气池比较小, 我们主要目的是腐熟肥料, 生产沼气只是顺带的, 只够你家一家,顶多再加上隔壁你弟弟家你们两家的用量。

“沼气你知道可以做什么吗?”她告诉吕家丰:“可以烧火做饭,有了沼气,再也不用烧柴了。干净省钱又省事儿。”

吕家丰略微心动。

趁热打铁,魏檗给吕家丰许诺:“沼气池正常运行,沼气正常起来,我再给你家装一盏沼气灯!知道什么是沼气灯吗,一拉开关,比县招待所里的电灯还要亮!”

吕家丰“嚯”得站起来:“当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