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号同学 第13节(1 / 2)

加入书签

她推着轮椅送陈奶奶进屋,一眼就看到客厅放着一只方形鱼缸。鱼缸清澈见底,里面有几条五颜六色的孔雀鱼。

“你帮奶奶看看,这鱼在缸里也不动,还翻肚皮,是不是死了。”

漆夏走近,手伸进水里试了试,说:“可能因为温度太低了,养孔雀鱼水温最好控制在22度到26度,这个鱼缸可以调节温度吗?”

“应该可以,你找找看。”

在乙洲岛那会漆夏见过不少智能鱼缸,她找了一圈,发现这个鱼缸要高级很多,不仅能自动喂食换水,连温度,水体酸碱度都可以控制。

研究了五六分钟,漆夏重新设置好水体参数,没一会,孔雀鱼翻身开始慢慢游动。

见状,陈奶奶乐了:“夏夏,你很厉害呀。”

厨娘王阿姨附和:“读书人确实厉害,这鱼缸上花花绿绿的按钮我研究半小时了,愣是没搞明白。”

漆夏都被夸不好意思了,腼腆地笑笑,“这个没什么的,有说明书就行。”

“还是要感谢你,不然这鱼死了,我没法向隔壁的老姐妹交待。”陈奶奶拍拍她的手背,“吃饭了吗?等会一起吃吧,我孙子他们也快到了。”

闻言,漆夏后背一僵。

陈西繁今天要来白塔巷吗?

脑袋乱七八糟地炸开烟花,一会是英语课朗读出丑的画面,一会又浮现出少年讲题时,嘴角那抹淡淡的笑意。

思绪混乱,漆夏拒绝说:“不用了奶奶,我有事要出门。”

陈奶奶不好再拦,不过临走前塞了一包吃的给她。

出了白塔巷,漆夏先去附近超市买了两袋猫粮和三盒罐头。生活费有限,她买的都是最便宜的,拎着东西回白塔巷时,因为想探索周边,她挑一条没走过的路。

拐进胡同,两侧国槐郁郁葱葱,沿街有不少小吃店,其中有家书店突兀地穿插其中。窄窄的木门,旧招牌上写了三个字:好学书屋。

漆夏走进去,一个年轻姑娘叫住她:“找谁?”

“谁也不找,我随便看看。”

年轻姑娘手里拿着画笔,笑笑说:“随便看吧,租书一元一天,邮票和新书不一定卖。”

漆夏还是头一次见做生意这么随便的人,点点头说好。

书店空间逼仄,分为两个区域,一边是邮票,一边是书籍。漆夏翻了几本书,觉得没意思,转头去看邮票。

她不是集邮爱好者,但那些邮票实在太特别了,航空邮票,军用邮票……惊艳得让人移不开眼,甚至有些发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国外邮票,被装在玻璃相框里,一看就很珍贵。

漆夏看得入神乃至忘了时间,直到傍晚才挑了几本杂志离开。

回到白塔巷,经过院子时她特意看了眼白色洋楼。不出意外,她看见露天阳台上的陈西繁。

暮色昏黄,稀疏的风掠过树梢,漆夏从他身后经过。

她注意到,露天阳台上除了陈西繁和陈奶奶,还有一个纤瘦的中年女子。那女子穿白色半袖旗袍,乌发盘起手腕上戴了只手镯,温婉十足的模样。

陈奶奶叫她霜玉,漆夏猜测,她大概是陈西繁的妈妈吧。

漆夏听见女人说:“西繁这孩子,平时不是捣鼓他那堆模型,就是和朋友们出门玩,我可省心了。不过,和你出去玩的那些朋友里,有没有女生?”

陈西繁只是笑,语气无奈:“妈,想打听我有没有女朋友你就直说。”

“行,那我问了,听菲菲说学校有女生送你巧克力,你到底谈没谈?”

陈奶奶也来凑热闹,帮腔说:“你谈恋爱啦?”

虽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她早就知道,但漆夏还是步子一顿,恨不得竖起耳朵去听。

而陈西繁的回答也没让她失望,男生嗓音懒懒的,“没有。”

陈奶奶轻啧:“你这不行啊,想当年我十七岁那会,已经和你爷爷牵手去看电影了。”

“我十七岁的时候,你爸爸跑到舞蹈学院门口给我送花。”

两个女人打趣着,陈西繁只是笑,“真没有。”

“不信,手机敢不敢给我们看看?”

陈西繁神色不变,仿佛为了让这两个女人死心,他把手机掏出来,语气轻狂:“随便看,手机拆了都没事儿。”

“行,公平起见,你看我的。”林霜玉也把自己的手机递过去。

陈西繁懒得看,接过放到了桌上。

两个女人看了一圈,确实没发现什么可疑的痕迹,点开q/q的时候,看到一个有趣的名字。

林霜玉说:“这个网名很好听,他是谁?你怎么不给人家备注一下。”

“哪个?”

“叫七号同学的那个。”

陈西繁没接话,好像一时间没回忆起来那是谁,沉默片刻,他才轻描淡写道:“一个网友。”

第11章

周一放学,正好轮到漆夏三人值日。

附中卫生检查抓得很严,打扫完后漆夏和邢安娅,许幼菲等了十多分钟,直到学生会的人说没问题才收拾东西下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